全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评分标准(高中组、初中组-新修订版)
文章来源:
作者:
发布时间:2021年03月23日
点击数:次
全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评分标准(高中组、初中组-新修订版)
(1)教学设计(30分)
项目 |
内容 |
评价标准 |
分值 |
教学目标设计 (5分) |
目标的宗旨 |
坚持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,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。 |
1 |
目标的要求 |
1.符合课程标准要求,符合学科特点,符合教学内容实际,符合学生实际,体现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。 |
1 |
2.贯彻学科德育要求,思政课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目标,其他课程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,凝练思想政治教育目标,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,形成协同育人效应。 |
1 |
目标的表述 |
目标描述以学生为主体,能够合理使用体现学生学习结果或者预期行为变化的行为动词。目标描述具体,有针对性,操作性强,可检测。 |
2 |
教学内容设计(5分) |
教学 内容 |
1.能够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,教学内容的组织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。 |
1 |
2.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,突出重难点,注重挖掘教学内容中隐含的德育内容,发挥课程德育功能,注重有价值内容的生成与运用。 |
3 |
3.对教材内容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师的风格进行个性化处理。 |
1 |
教学过程与方法设计 (16分) |
学习要素 与调控 |
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学生的“听”、“看”、“讲”、“想”和“做”等多种学习要素相互转换的有效学习活动,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有“动”和“静”的合理转换。 |
2 |
师生互动 调控 |
能促进学生关注问题与答案的思考,合理设计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回答与讨论的教学手段。 |
2 |
生生互动 调控 |
1.活动设计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,注重互助协作,团队合作。 |
2 |
2.能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,并用多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结果。 |
2 |
练习频率 调控 |
能够以多种方式让学生围绕核心内容进行有效的、适量的练习,使核心的学习项目得到强化。 |
2 |
教学的 公平性 |
能够关注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生,并给予与之相适应的时间、问题设计及自由表达的鼓励。 |
2 |
有效性 保障 |
1.课时分配科学、合理,符合目标要求。 |
1 |
2.能够设计出结合教学目标的过程性检测活动。 |
1 |
3.能促进合作学习并引导学生共享学习的成果。 |
1 |
作业与答疑 |
设计能够围绕学习目标,不简单重复课堂内容,关注个性化和与学生生活实际有联系的作业及问题。 |
1 |
文档 规范 (4分) |
排版 |
文档结构完整,布局合理,格式美观整齐。 |
2 |
内容 |
文字、符号、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规范;语言清晰、简洁、明了,字体运用适当,图表运用恰当。 |
2 |
(2)说课(20分)
项目 |
内容 |
评价标准 |
分值 |
说课 (20分) |
说教材 |
1.教学目标层次与水平说明清晰,达到目标的行为标准描述准确。 |
1 |
2.教材简析到位,内容逻辑关系阐述清楚。 |
1 |
3.教学核心内容(重难点)分析准确、到位。 |
2 |
4.教材的创新性处理方法及其原因阐述完整。 |
2 |
说教法与 学法 |
1.能说明学法设计与学生起点水平的关系。 |
2 |
2.教法选择与学法的关系阐述明确,组合合理,有可靠依据。 |
2 |
说过程 设计 |
1.明确说明教学环节的划分,及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。 |
3 |
2.教学的主要方法、手段的运用,对达成教学目标的作用分析条理清楚,逻辑性强。 |
1 |
3.明确说明突出教学的重点,突破教学难点的教学策略,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等。 |
3 |
4.说明如何贯彻学科德育要求,思政课如何凸显思想政治教育,其他课程如何挖掘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,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,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,形成协同育人效应。 |
2 |
5.明确说明针对核心目标和关键内容的教学手段及作用。 |
1 |
(3)模拟上课和板书(50分)
项目 |
内容 |
评价标准 |
分值 |
上课 (38分) |
教学目标 |
学习目标告知具体、清晰,呈现方式得当,学生能够理解。 |
1 |
教学内容 |
1.学习内容呈现方式合理化、多样化,内容呈现安排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和目标水平。 |
1 |
2. 能够以多种方式让学生围绕核心内容进行有效的练习,使核心的学习项目得到强化。 |
1 |
3. 对教材内容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师的风格进行个性化处理。 |
2 |
4. 问题(任务、活动、作业)的设计围绕教学目标并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,问题(任务、活动、作业)的来源多样化并注重学生有价值问题的生成。 |
2 |
5. 注重挖掘教学中隐含的德育或有价值的内容,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,实现教学与育人并重。 |
1 |
教学方法 |
1.突出自主、探究、合作教学。 |
2 |
2.能够体现学科的特点。 |
1 |
3.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习规律。 |
2 |
学习要素 与师生互 动调控 |
1.能根据学习目标组织学生的“听”、“看”、“讲”、“想”和“做”等多种学习要素相互转换的有效学习活动。 |
3 |
2.学生的学习活动能看出“动”和“静”的合理转换。 |
2 |
3.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起点知识和学习能力,采用适当方式让学生自主完成相应的学习活动。 |
2 |
4.能促进全体学生关注问题与答案的思考,合理安排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。 |
3 |
5.能够结合教学目标对学习流程的效果进行及时的检测。 |
3 |
6.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鼓励性的评价,能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。 |
2 |
7.能将学生在课堂即时生成的学习结果转化为教学资源。 |
2 |
8.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得到教师和同伴的关照,并给予与之相适应的时间、问题设计及自由表达的鼓励。 |
1 |
学生学习 活动 |
1.教学流程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(自主学习、合作学习、探究学习)。 |
2 |
2.学生能够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及多种工具进行自主学习。 |
1 |
教学效果 |
1.在规定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预设的教学目标一致程度高。 |
2 |
2.能够产生设定教学目标之外的良好学习结果。 |
2 |
板书 设计 (8分) |
内容 |
反映教学设计意图,突显重点、难点,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。 |
3 |
构图 |
构思巧妙,富有创意,构图自然,形象直观,教学辅助作用显著。 |
3 |
书写 |
书写快速流畅,字形大小适度,清楚整洁,美观大方,笔顺正确,不写错别字。 |
2 |
教师素质(4分) |
教学素质 |
教态自然亲切、仪表举止得体,注重目光交流,教学语言规范准确、生动简洁。 |
4 |